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的六个方法,一夜醒七次都见鬼去吧!

2023-05-10 14:56:27


认识的一位彪悍女青年最近生了娃,凌晨两点在朋友圈躁动不安,“睡什么睡,起来嗨!”配图是自家娃在被窝里拳打脚踢和她一双放大加粗的黑眼圈,我的天,这哪还是当初那个水嫩娇媚的她呀!

她说:“菌,娃半夜不睡研习江南styel,我被折腾的半条命快没了,是不是天使宝宝都在别人家?!”

呵呵,你以为只有你家宝宝不睡觉吗?全世界的宝宝晚上都不好好睡觉的好吧!

不信看数据,德国医生们曾对500个0~2岁的宝宝睡眠状态的调查数据显示,能一口气睡5个小时的宝宝的比例为:

4~6周

3~4个月龄

6~7个月龄

1岁

2岁

6%

36%

38%

53%

39%

夜间醒来2次以上的宝宝的比例为:

4~6周

3~4个月龄

6~7个月龄

1岁

2岁

45%

32%

37%

22%

24%

可见,宝宝睡觉黑白颠倒,刚睡就醒,哄娃睡觉=往死里折腾,这些情况是每个家长都面对的难题。

那么,宝宝睡不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睡不着的宝宝内心OS是什么样的?


“宝宝尿尿了!”

当夜间宝宝频繁醒来,哭闹不止时,家长要首先查看一下宝宝的尿布是不是湿了,或者是不是拉大便了,因为当宝宝受到寒冷、异物的会感到不适,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宝宝饿了!”

由于宝宝白天活动量过大或者临睡前没有吃饱,晚上就会被饿醒。而且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因饥饿而夜醒的频率会比健康足月的宝宝的几率更高。一般情况下6月龄的宝宝每晚会因为饥饿而夜醒2~3次,9月龄的宝宝每晚会因为饥饿醒来1~2次;甚至18月龄的宝宝还需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些东西。


“宝宝好累!”

由于宝宝白天玩乐活动量大,或者在睡前受到家人的逗乐后,过于兴奋和激动,导致神经中枢末端的感应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还没办法一下从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因此会导致夜间睡觉时不踏实,常常醒来。


“宝宝受到了惊吓!

在白天或者临睡前,如果宝宝受到尖锐声音的或者玩旋转闹钟、音乐盒等玩具,可能会受到惊吓,这些都会导致幼儿在睡觉时因受惊吓造成睡眠不安稳,夜间容易醒来哭闹。


“宝宝想被抱着睡!”

由于有的宝宝已经习惯了被抱着哄睡、边喂奶边入睡、咬奶嘴入睡等睡眠依赖,当有睡眠依赖的宝宝离开妈妈的怀抱时就会缺乏安全感,会表现的比较焦虑,常常在夜里哭醒。


“宝宝怕热也怕冷!”

宝宝被窝过暖、过厚,捂闷过久易引起缺氧、高热、大汗、脱水;被窝过冷,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感冒,烦躁,易醒,受到这些不良宝宝便会感到不适,频繁醒来。

除了上述原因,生病后的宝宝也会表现的比较烦躁不安,在睡觉时没有办法进入深度睡眠,反复的醒来、睡着,导致精神更差。其实每一个睡不着的宝宝,内心都狂奔着一万头草泥马,试想,有谁愿意从甜蜜的梦境中醒来直面惨淡的黑夜?

而且由于人类70%左右的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的,如果宝宝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就会导致身高发育比同龄孩子低,也容易产生躁动、厌食、记忆力差和行动力减弱等不良影响。

那么如何降低睡眠质量差带给宝宝的影响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的睡眠需求:

月龄

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

夜间睡眠时间

新生宝宝

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饱了就睡,饿了就醒,通常能一口气睡2~4h

大约从6周开始,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

3月龄

每天睡眠总时间约为15h

夜间睡眠时间约9h

6月龄的宝宝

白天常有2次小睡,每次约2h

需要10h

9月龄前后

每天睡14h左右,白天依然2次小睡,但时间略有减少

10h左右

1~2岁

每天睡13~14h

一宿能睡11h左右

2~3岁

每天睡12~13h,通常会再睡个午觉

11h左右


针对夜间频繁醒来,睡眠质量不佳、睡眠时间不足的宝宝,家长们要从一下几方面着手帮宝宝改善睡眠状态:

1
教宝宝区分白天黑夜

当白天来临,十月菌建议家长改变宝宝的着装,室内保持明亮,多和宝宝说说话,让他听听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比如洗衣机和音乐),让他知道:“天亮了,我该玩耍涨技能了!”

天黑以后,家长要将窗帘拉上,并将室内光线调暗,尽量减少家中吵闹的声源,给宝宝喂奶时只轻声地做简单的交流,让宝宝意识到:“一天结束了,该睡觉了!”

2
形成一套固定的睡前仪式,让宝宝安静下来

睡前仪式没有特别的规定,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脾性来进行。比如:睡前给他洗个温暖的澡,换上睡衣,读个故事,唱首摇篮曲,然后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上,最后关灯。这样做就能让宝宝意识到床是一个温馨的小窝,和妈妈的怀抱一样有安全感。

3
以时间为准给宝宝按时哺乳

一般情况下6月龄的宝宝每晚会因为饥饿而夜醒2~3次,9月龄的宝宝每晚会因为饥饿醒来1~2次;甚至18月龄的宝宝还需要在晚上临睡前吃一些东西,十月菌建议妈妈们根据宝宝夜醒的时间给宝宝进行哺乳。另外,一般情况下如果白天给宝宝喂了充足的奶水,就会减少夜醒的次数。

4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宝宝睡眠时卧室温度应该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应该在50%~60%之间,被窝不宜过厚和过薄,以宝宝的头部的温度比体温低3℃为宜。

5
减少宝宝的睡眠依赖

很多宝妈说宝宝常常睡着后一放下就又醒了,必须抱着睡,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习惯被摇着睡、拍着睡、含着奶头睡等,这些其实都是宝宝养成的不好的睡眠依赖。对于有睡眠依赖的宝宝,宝妈要学习慢慢放下宝宝,具体的做法是,当宝宝睡着后,可以先将宝宝的放屁股着床,稳定一两分钟后再放下头部,然后再将手撤离,撤离的时候结合搂住胳膊、轻拍、按手等辅助。

放到床上后可以尝试给宝宝手臂下垫个毛巾,这样宝宝就不会对温度的变化产生警觉,但要注意为了防止窒息,家长要等孩子睡稳以后将毛巾撤离。

为了维持睡眠环境的一致,宝妈还可以尝试在宝宝迷糊的时候就将其放在床上,直接在床上完成入睡的过程。如果孩子不适应可以采用轻拍,搂住等原地安抚的方式抚睡,减少抱睡后再到放床惊醒的频率。

6
其他安抚方法

●当宝宝白天做错事或犯错时,家长要避免打骂和大声怒斥他,以免宝宝受到惊吓;傍晚带宝宝玩耍要尽量选择安静、悠闲的项目;睡前一小时让宝宝做一些静态的活动,家人避免逗乐宝宝,停止看电视等娱乐活动;

●及时给宝宝更换尿湿的纸尿裤和尿布,给宝宝选择睡袋和衣服要选择浅色的、纯棉材质的,一定要避免化纤类材质,以防宝宝的皮肤受到不良,无法安睡。

如果用了以上这些方法,宝宝还是容易夜醒加哭闹,那就别掉以轻心,带宝宝去医院咨询医生,排除因疾病原因造成的哭闹,才是最应该要做的事情。

但有些孩子在入睡后,常有些“小动作”:出汗、磨牙、惊醒、哭闹。很多父母都会存有疑问:这些“小动作”会不会影响睡眠,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怎样让孩子一觉睡到天亮?

白天给孩子安排好合理的、有益的活动,让孩子精力得到释放,保持身心愉快,夜间入睡自然就容易了。安排好规律的睡眠时间,包括合理的午睡,并确定上床时间。建立固定的睡觉前常规,包括入睡前洗脸、洗脚、放音乐讲故事等,避免睡前过于激烈和兴奋的活动。

            

上床时间不宜太早,如希望孩子晚上8:30入睡,而孩子通常要晚上11:30才入睡,不妨让孩子11:15上床,让她在上床后20分钟内入睡,可逐步提前上床时间,直到建立一个适宜孩子的睡眠时间日程。 


给孩子一个放松、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要暗,去除让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比如电视、电话等。另外,有些孩子需要一些安慰物,如抱熊等玩具,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不安情绪。


当孩子不想睡觉或哭闹时,坚持不让孩子起床,可以抚摸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安静下来,语气要坚定温和,告诉孩子这是睡觉而不是玩的时间。另外,不要将卧室作为孩子的惩罚场所,以免孩子对睡眠有排斥、恐惧的心理。








摇睡:为了让宝宝尽快入睡,有些家长通常会把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这种做法对10个月内的宝宝相当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长期会令宝宝出现一种“恋母”心理,到了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分离还会很困难。培养孩子独睡习惯从1岁开始,宝宝入睡较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利用这些特点鼓励宝宝独睡,宝宝较易接受。


俯睡: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征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脸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因为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无法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呼吸道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因此3、4个月前的小婴儿,应尽量避免俯睡。


亮睡:宝宝睡觉一定要关灯,虽然有的时候半夜要醒来给宝宝喂奶、把尿的。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自己能轻易开关等的地方睡觉。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宵亮着灯,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睡眠对宝宝生长发育的作用

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作用重大。科学研究发现,婴儿熟睡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宝宝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受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不易接受周围的事物。


同时,孩子长个子也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睡觉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且快,优质睡眠对宝宝成长有很大帮助。如果宝宝睡不好,不仅容易烦躁,也会影响到正常的进食。


专家说,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在16~20小时,通常睡1~4小时会醒来一两个小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总时数差不多;出生一到四个月左右的宝宝,每天睡眠约有14~15小时,每次睡眠时间约6~8小时;六个月的幼儿每天大约睡13~14小时;而一岁到三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大概有12小时。大部分宝宝在九个月大时,就可以一觉到天亮。


当然,孩子睡眠够不够不完全看睡眠时间长短,还要看对他的身长、发展、智力有没有影响。最好从出生开始半个月到1个月测一下身高、体重,看看他与同龄婴儿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婴儿睡眠不足,很快就会反映在发育上。

宝宝夜里哭闹12大根源

宝宝在出生的头3个月,因食量少、餐数多、睡眠周期短等,使宝宝具有睡眠时间短、频繁小睡的特点,很少连续睡眠超过4个小时,白天、夜间没有太大区别。3~6个月开始,宝宝睡眠进入稳定期,夜间可以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中间醒来1~2次。可是也有的宝宝晚上睡觉总是哭吵,闹得年轻父母们疲惫不堪。到底有哪些原因会让宝宝哭闹不止呢?


【长牙期的疼痛】提醒您要注意的是,宝宝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宝宝会有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吵。注意观察宝宝的脸颊、下巴,如果有明显的口水红疹、牙龈肿大、触痛及轻微发烧等,就要考虑是否有长牙疼痛困扰着宝宝。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宝宝的不适。待宝宝牙齿长出后,睡眠会自然好转。

【憋尿而哭吵】有的宝宝,尤其是男宝宝,因憋了尿,膀胱饱满的使宝宝感到不适,于是宝宝就会表现为睡觉不踏实、来回翻身、伴哭吵。解尿后,宝宝就会继续安静地睡觉。不要在宝宝临睡前半小时给宝宝进乳、水太多,否则,入眠后半小时~2小时之间,宝宝会解尿3~4次。如果您掌握了宝宝解尿的时间规律,也可以主动在一定时间,提前给宝宝换尿布或把尿,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宝宝因排尿引起的哭吵。

【小宝宝的鼻塞】有经验的妈妈会发现,小宝宝常会出现时的鼻塞,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宝宝。宝宝鼻腔中有很大的鼻痂,会使鼻腔阻塞,迫使宝宝用嘴呼吸。这样,干燥的空气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适,就会引起宝宝突然大哭。要学会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软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后,宝宝才能顺利地吸吮,继续安然入眠。


【注意夜间温度】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或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使宝宝在睡眠中烦躁或把被子蹬掉,继而感觉寒冷,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哭吵。


【空气中的物】卧室中的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吵。物可来源于香烟味、痱子粉、驱蚊花露水、油漆等。


【噪音】当宝宝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以惊醒宝宝,引起大哭大闹。



【感冒】患感冒的宝宝半夜容易醒来哭吵。因为感冒可造成宝宝的呼吸道阻塞及全身的不适,应对症处理,尽快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这时多给宝宝喝热水,喝新鲜果汁,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减轻鼻堵的药物。侧卧的睡眠方式,更适合感冒的宝宝。


【发热】宝宝在发烧时,会不断哭闹。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解热的方法或解热剂,给宝宝尽早的解热,进行降温护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患有肠道疾病】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经常会因吃引起宝宝过敏或腹部不适的食物,宝宝就会在夜间焦躁不安,甚至哭闹。此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会不会有胀气,包块,拒按,大便的情况。如果有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突然的母子分离】由于妈妈或看护人的突然离别、更换,造成宝宝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虑情绪,就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且在白天很黏人。对于这种宝宝,监护人需多拍拍、抱抱,亲切地小声说话安抚宝宝,使宝宝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父母、照顾者的情绪变化】如果是与宝宝接触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妈妈,情绪不稳定,比如生气、沮丧、失眠、紧张和焦虑等,往往也容易“传染”给宝宝;如果有家庭关系变故、人员之间冲突或者搬家等情况,都会使孩子处于情绪紧张状态,因而哭吵。希望所有看护宝宝的人,爱护宝宝,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变化“接种”给还不懂事的小宝宝,影响宝宝一生的心理发育。


【过分的活动】宝宝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抑制功能较弱。所以如果白天受到过强的或晚上睡前有过过于激烈的活动,都会使宝宝在睡眠时,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发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闹,似做噩梦一般。所以,注意在睡前不要让宝宝让活动过多,使大脑兴奋性过高,以保证宝宝有一个好的睡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夏县韦唯音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