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府民谣——竹田摇篮曲

2023-05-10 14:56:27

竹田摇篮曲》原名《竹田の子守呗》(Takeda no komoriuta) ,是一首流传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竹田村的民谣,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东京和大阪地区传唱。竹田是一个位于东京地区的“部落民”聚居地,这首歌曲被部落解放同盟选为盟歌。常作为日本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素材。在中文世界中,较为著名的中文改编版本是翁炳荣作词,翁倩玉原唱的《祈祷》,并被多次翻唱。



歌词大意



守着孩子已经厌倦了/盂兰盆节之前/雪已经轻轻飘了/孩子也在哭/盂兰盆节到了/有什么高兴呀/没有新衣服/也没有腰带/孩子总是哭/守着他更辛苦/一背就是一天/越来越瘦了/真想尽快走出去/离开这个地方/那边能看到/父母的家呀




关于“部落民”


日本古代国家时期(6世纪-1192年)668年中大兄皇子正式即位,,之后日本开始引进唐朝法制体系,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自己的律和令,建立起自己的律令体制。681年制定飞鸟净御律令,701年制定大宝律令,“律令之兴,盖自大宝始”。大宝律令标志着古代国家的律令法体系初步确立和律令制国家的形成。律令制国家在身份制度方面模仿隋唐的良贱民,良贱民之间界限分明不许通婚。整体上看良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贱民约占十分之一并且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当七世纪末日本执行律令制时,人民分良贱两种,贱民称为五色之贱(陵户、官户、家人、公奴婢、私奴婢),这种分别是因登记户籍形成。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从事殡葬业、屠宰业、皮革业等所谓贱业者和乞丐游民被视为贱民,前者被称秽多,后者被称非人。他们从事着所谓“不纯洁的、被死亡污染的”工作,被排斥在士农工商四民等级之外(这里的“士”指的是日本的武士阶层,并非通常所定义的学士),聚居在条件恶劣的官府指定隔离区域(多是对外隔离的村庄或贫民区,且多不适于农耕),身份、职业世袭,严禁与平民通婚,形成特殊的社会集团——“部落”,由此产生了部落民。


制革的“秽多”


乞讨的“非人”


还有一部分部落民来源于罪犯。

江户时代罪犯手臂上有刺青的,称为江户手臂,手臂上的“二条线”代表的是初犯;“三条线”是再犯。

另外称为“京都手臂”的是刺青二个5厘米左右的长度的斜线“╲╲”。“佐渡手臂”是“サ”形文字。“纪州手臂”是文字“恶”。“长州手臂”是“◇”形式的刺青……线条越粗说明给予罪犯的痛苦越重。

很多犯罪的人被流放到深山交通不便和生活条件较差的地方,与正常社会隔绝。他们的孩子长大结婚也只能和同村的人结婚,外面的社会的人是不愿意和他们结婚的。


日本目前出身于所谓“部落民”的约有300万,但是敢于明确自己身世的只有20万。由于部落民早年生活在被指定的区域和村落,因此这一区域就成为部落民无形的“身份证”,有的部落民为了避人耳目。在买月票时,故意买到前一站或后一站,为的是不让人一眼识破自己是部落民。然而,部落民要求平等,要求排除歧视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



1871年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通过了“贱民废止令”;后称为“解放令”,学习西方的明治政府废止了旧的身份制度,废除了阶级之分,将贱民改为平民,。但是,一般人对“秽多”的歧视依然丝毫不减,这些”贱转良“的人群还是在社会中毫无地位,事实上依然保持着孤立的生存状态。


明治晚期的日本贱民


直到二战日本投降之后,美国人帮日本人制定了新宪法,宪法里正式规定日本彻底废除了原有的阶级差别,原来的”贱民“终于消除了出行限制,终于有了选举权,为了避开“秽多”这个极具争议及贬意的词语,秽多的后代被婉转地称为“部落民”。部落民所聚集的地区被称为“同和地区”。日本政府及人道组织也把部落民歧视问题总称为“同和问题”。



如今日本的部落民集中在西日本,主要分布在福冈县、兵库县、奈良县、三重县。据日本总务厅早些年的调查,九州的福冈县内共有606处“部落”,是日本全国“部落民”最密集的地方。


虽然如今的部落民在外表上和普通日本人没什么差别,工作、购物、出行没有障碍,但是在日本社会里,对部落民的歧视依然根深蒂固,最温和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


包裹严实的秽多非人


比如两个青年要结婚,如果一方的父母委托调查机构,查出另一方是部落民后代的话,父母会立刻棒打鸳鸯表示反对,其原因是害怕自家的血统被玷污。这可不是这家父母高傲,,日本史料上有关于“不要和贱民结婚。血统一旦被弄脏,就再也不会变干净。秽多的孩子到什么时代都是秽多”的明确记载。


再比如一些大公司招聘毕业生前,会详细调查应征者的户籍,如果是部落民,就会”优先不录用“——别看贱民名称改成部落民,但他们的户籍仍没变,一看某人的户籍是某某村(部落民聚集村),就一目了然。


部落民姓氏▲


部落民也组织了一个维护自己利益的群体——部落解放同盟,简称解同,。该组织的目的是寻求废除日本社会对部落民的歧视。部落解放同盟的前身是大正民主期间成立的全国水平社。


该组织寻求部落民与其他日本人地位平等,每当开会之前,都要齐唱君之代、举行宫城遥拜,默祷阵亡的“英灵”。1946年,松本治一郎将全国水平社改组为部落解放全国委员会。1955年8月,改为今名。



部落民解放运动不仅要求社会改革,同时也面向部落民自己。年龄在50岁以上的部落民当中,文盲很多,这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部落民解放联盟”调查的数据比较巨大,号称在日本约有6000个部落民村庄,总人口将近300万。以东京为例,由于新移民非常多,因此原来部落民群居的区域也逐渐模糊,仅一成当地民众表示,不愿意让子女与部落民后代结婚,近半数表示无所谓;不过,在关西地区如京都、大坂,部落民的差别问题仍较严重。


靠拼命努力混上高位也不行。,也因是“部落民”出身,多次在公开场合遭受过羞辱。野中广务在TBS电视台的《时事放谈》节目中亲口披露,,“野中是部落出身的人,怎么能让他当日本首相?”


抗争的另一个形式,即是去。的等级观念比政府开放,能拼的能干的人,他们都会吸收。当今日本组织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部落民最多的九州福冈县。原因很明显,被正常社会抛弃的”部落民“,成了组织源源不断的人才基地。据估计,日本的组织里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组员,是部落民身份。反过来,部落民的色彩,又加深了普通日本人对他们的坏印象,进一步避而远之。



秽多



作为贱民阶层的秽多,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侮辱,生命也无保障。按身份制规定,士、农、町人、秽多、非人等社会等级是世袭的、固定的,不同社会等级间的流动、尤其是较低等级向较高等级的流动,受到严格禁止。


鎌仓时代奈良和京都对于秽多便出现歧视,室町时代的历史文献更出现“不要跟卑贱者结婚,一旦弄葬血液的话就无法干净,秽多的子女永远还是秽多”等歧视性字句。


秽多这一个阶级,至今还是存在,近年来日本社会运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运动,叫做“水平运动”,就是这一种特殊部落的民众争自由的运动。


如果你是一个贱民,最好也不要在路上闲逛,因为万一哪个武士新买了一把刀,就会拿过路的贱民试刀,试试自己的刀能不能一下把人砍成两截,这样的行为叫”辻斩“,是法律允许的。


一句话,贱民是被当作”非人类“和传染病患者对待的。


神话里有十八层地狱之说,人死后根据罪行大小,分在程度不同的地狱受罪。日本的贱民,。



虽然秽多的起源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但是跟非人的差别为,子女必须继承父母的职业。



非人


秽多多是从事与处理死亡有关的工作,而非人则多数是乞丐、算命、监狱看守。

和日本其他少数族群如阿伊努人,琉球人,韩国人不同,部落民从血缘上讲,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有部分部落民来自第二次元朝侵日战争中被俘虏的中国人。但他们的地位甚至比少数族裔更低,并不被主流社会当做人所看待,所谓之“非人”。




村八分



还有一个日本人听之色变的词:“村八分”。

这是日本传统中对于村落中破坏成规和秩序者进行消极的制裁行为的俗称。



村八分的内容是将人们共同生活的十件重要事情中,除了协助埋葬,尸体放置的话会有尸臭甚至引发传染病;灭火,置之不理的话会延烧。这两件事情如果置之不理会将造成他人困扰外,剩下的八件事情:成人礼、结婚、生产、照顾病人、房屋改建、水灾时的照顾、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完全不进行交流及协助。



"

了解完历史,再回来歌曲上。最早听到这首歌是在网易云上面,日语和三味线配合在一起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后来注意到点赞数最高的那个评论,令人非常动容。中文翻唱版《祈祷》在中国流行度也很高,应该大部分人都听过,不过听了日语版之后觉得三味线配着日语更和谐一些。也陆陆续续找过其他版本,还是觉得这个版本最好听。也是在查找各种版本的过程中才发现这首歌背后有部落民的历史。

"








笔记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引用自公众号“见山博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夏县韦唯音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