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岛渔歌》:一场京族原生态艺术的盛宴

2023-05-10 14:56:27





6月28日,京族原生态音乐晚会《十二天籁· 京岛渔歌》在防城港市群众艺术中心精彩上演,这是继4月29日在广西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后,这场原生态的京族艺术盛宴首次呈献在家乡的父老乡亲面前。



防城港是我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对于本地人来说,京族原生态艺术自然是熟悉不过的了,但这场晚会的上演,却给大家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受,就像是一道家常菜,同样的食材,经过大厨的一番加工,突然就变得赏心悦目、色香味俱全了。

整台晚会以《出海歌》《四季渔歌》《京岛情歌》以及《祈福京岛》四大板块,系统展示了京族出海劳作、民间宗教、爱情等各个生产生活层面,展示京族人的海洋民族心理特点。



通过反映京族海洋民族特质的《出海歌》作为开篇,接下来第一篇章《四季渔歌》,以摇篮曲、问月歌、进香歌、天灯舞、敬酒歌等一首首原生态民歌,配以出海的号子,渔船的风帆,海边劳作的人们和孩子们洗贝、摸螺,独特的捕鱼高脚罾等一个个劳动场景,生动地表现了京族人民淳朴、勤劳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生活,同时也凸显了京族文化独特的亮点和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二篇章《京岛情歌》则韵味十足,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有京族人对自己家乡的挚爱之情,展示了京族人民大爱情怀和大海般宽阔的性格。《过桥风吹》《见枝花开花正红》等京族民歌的经典作品、代表之作也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音乐在一场音乐会上的占比是很大的,分量应占整场晚会所有因素的60%,非常重要,如果再加上制作、选题、编制成功的话,晚会的成功率就达60%。如何在保持原生态音乐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的舞台手段,把它发展,使欣赏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这对主创团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对传统的京族民歌进行演绎方面,晚会的音乐总监——京族作曲家陈钦平表示,在这场音乐会中,成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如合唱、对唱、独唱、表演唱以及《京岛摇篮曲》这样的情景式清唱等,来对表现形式单一的传统民歌进行演绎。编曲方面,在使用传统乐器独弦琴的基础上,配置更多的音乐音色元素,使晚会的音乐元素既有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
        常态来说,民歌是短小的,晚会多次进行不同技术上的处理。在保持原风格的前提下,在配器、演绎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如《出海歌》本来就很短,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海边生产生活的豪迈,敢于与自然作斗争的气势;《想睡想入迷》,大胆采用流行吉他弹唱的表现形式,与现代独舞为背景来陪衬,使之在舞台上更具现代感,以新的形式旧歌新唱。又如《祈福歌》,通过多声部陪衬,展示京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洗贝歌》的演绎上,重新运用了在近期的表演中很少用女声小组唱这种形式,既给观众带来一种很优美的感觉,又可以体现活跃、欢乐的场面。男声小组唱《北部湾情歌》采用多声部的小合唱形式,使京族音乐更具多元性,更丰富,更具张力。《摸螺歌》用夸张的手法,与现代表演结合,采用打击乐器与现供电声乐相结合进行编曲,加上童谣念白,表现少年的童真、活性,突显小朋友的天真天性。
        在灯光舞美上,突出南国、椰树和蓝色的海洋作为主调,灯光方面,以色彩变幻来展示京岛的多彩生活。采用3D制作技巧来制作背景,使舞台更生辉、更逼真,更贴近京岛的自然环境,让人产生亲切感。整台音乐会要较好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并完美的体现出来,其实对导演及主创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京岛渔歌》的成功演出,为我们今后去探索民间艺术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借鉴。陈钦平表示,打造这场音乐会的目的主要是想突出本土文化,致力于把艺术留在当地。所以本次演出均由本地的业余演员组成,其中包括头发花白的退休老人,下到还上幼儿园的娃娃,并以京族民间艺术传承人为主,如京族独弦琴国家级传承人苏春发、民间艺术家黄玉英以及受到专业培训的京族艺术后起之秀苏海珍、黎春玲、阮美霞、孔献宵等,他们与业余的艺术团队默契合作,把音乐会的艺术性、观赏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共同打造了一场质量不亚于专业演员的音乐晚会。

音乐会上,展现京族文化传承的成果随处可见,独弦琴传承老中青少同台献艺,《听海》突出京族独弦琴传承的成果,用20多位小朋友演奏,在舞台上进行精彩的展示,一根弦多声部的演奏技巧。京族原生态民歌传唱人黄玉英与新哈妹组合成员黎春玲共同演绎《京族摇篮曲》。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京族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本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京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受人口数量、地域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京族民歌有着自身局限性,能真正流传下来的民歌其实很少,即使在苏维光、苏维芳等京族专家们整理下来后,大都也只停留在歌词、歌谱上,音像和录音的资料非常少。而且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京族音乐元素因失去传承正在逐渐消亡,京族民歌越来越少的出现在京族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音乐的展现,是台下京族文化工作者们多年来对京族音乐收集、整理、挖掘、创新的成果积淀。他们对京族民歌的整理、剖析、研究为本次活动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从京岛走出来的京族作曲家陈钦平1977年开始从事京族音乐研究,对京族音乐艺术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解,近年更是对京族音乐的挖掘更有迫切感,拯救京族文化。前段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东兴市委宣传部、社科联等部门合作,整理出版了《京岛民谣》和《京族儿童音乐》等京族音乐CD,其中京族首张原生态民歌专辑《京岛民谣》更是先后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卫斯理大学这3所大学图书馆收藏。本场音乐会上演唱的民歌,多为此专辑收录的歌曲。

经过多年的沉淀,去年1月份开始,萌发出把原生态音乐搬上舞台的想法,为了让它成为现实,在召集京族所有文化精英,广泛征求意见后,与本次总导演陈晓玲多次沟通,请她作为晚会主心骨。在向区文化促进会文明主席汇报后,得到他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把《京岛渔歌》纳入了12天籁的项目中去,同时在防城港市、东兴市党委、政府的参与、策划与支持下,项目得到正式的展开,使音乐会成功的打造并与观众见面。

(防城港新闻网)



奋力开创“五个扎实”工作部署新局面


关注有大礼↓↓↓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夏县韦唯音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