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仔时

2023-05-10 14:56:27

似乎该写点什么,去记录下那些在生命里留下的刻痕。

有些东西是忘记不了的,已然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


关于童年的记忆,一直是美好的。


从小在海边长大,儿时的摇篮曲便是海浪声和远处渔船轰鸣声谱写的曲子。


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晚上常常卷着竹席到楼上阳台睡觉,满天的繁星,偶尔萤火虫在黑夜里闪烁着,蟋蟀的鸣叫声,不远处的海浪声,渔船的马达轰鸣声,海风温柔拂面,夜晚里弥漫着风油精的味道,孩子止了呜咽沉沉睡去,成了那一整个夏夜里的记忆。


小时候大海是我们的游乐场,捕鱼,抓螃蟹,敲海蛎,挖花蛤,这些童年经常做的事便是我们的娱乐项目。


在海边也见到过很多有趣的生物,夫妻鱼,跳跳鱼,海龙,海葵......印象最深刻的是夫妻鱼,它们常常是雌雄成对存在的,一辈子只有一个伴儿,若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便会孤独终老,对于爱情的忠贞让人心生向往。




/


对于海边渔村长大的人来说,童年的记忆常常是与台风有关的。


台风来临前,大人们都要把渔船驶往避风港躲台风,到海边把竹排拉上岸并拴紧。可能是出于小孩子的好奇心,所以那时候我很喜欢跟着大人们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常常是站在一旁看帮不上什么忙。更多时候是跟着渔船从渔港去往避风港的海上,站在船头吹着海风,咸咸海风扑面而来。


台风过境时,岛上常常会断电。到了晚上,家里到处点着蜡烛,一家人享受着这样难得的烛光晚餐。屋内一片安静祥和,屋外却如同受到惊吓的野兽怒吼着。


海岛人的生活常常是忙碌的。好天时,家里的大人们就会出海讨生活,妈妈们也一大早出门烧香拜拜。若不勤劳打拼,就只能在家坐吃山空。讨海人是靠天吃饭的,也便明了为何我们常常去庙里拜拜。




/


对于我来说,看台剧《花甲男孩转大人》就像是看见过往的人世,那些对白说话方式都是如此的相像。那些剧情就像是看见了以前的自己和长辈们的样子,也明白了他们当时的选择,明白了珍惜当下比重新选择来的多么的重要。


小时候的样子,就是平日里大人们去讨海,妈妈们在家修补渔网,孩童在村头巷尾打闹嬉戏,顽皮的小孩去偷领居家鸡窝里刚下的蛋,家附近的空地里种着时令蔬菜。岛上慵懒的肥猫正偷偷叼走母亲刚宰杀过的鱼,待大人们发现时早已没了踪迹。渔村里的每个寻常巷陌都显得格外的日常而美好。


大人们打渔归来的海边很是热闹,邻里间经常会让小孩子跑腿,将刚捕捞上岸的鱼货或者自家种植的新鲜果蔬相互赠送,人情味十足,关系十分融洽。




/


每逢神明诞辰,岛上便会请神明看露天电影或者歌仔戏。


在离家不远处的海边庙宇旁,小时候常常会放映大家喜爱的香港电影。每当电影还未放映的时候,我们便会在电影幕布前的空地玩耍,电影的幕布后则是墨黑的海平面和远处泊船不时闪烁的灯火。


电影要开始放映的时候,大人们便会燃放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和烟花,孩童们便坐在石条上等待电影放映,时常有大人穿着人字拖和旧汗衫抱着小孩循声而来,小孩常常在电影放映一半时在大人怀里睡去。




/


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台湾频道,却有着很多喜爱的动漫节目可以看,并且也是看着吴宗宪大哥的综艺节目长大的。依稀记得每天下午五点半都会准时播放网球王子,灌篮高手或者乌龙派出所。常常下午放学后书包还未放下便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偶尔也会约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玩弹珠游戏或者四驱赛车,直至夜幕降临。


那时候家里的35牌老挂钟总是会多敲一响,家里的地板是温润的老花砖,电视上铺着盖巾,桌上放着老爸的磁带收录机,还有零散的几盒磁带唱片。


顽皮小孩的共同回忆,或许就是和小伙伴去偷别人家的地瓜,然后跑到海边沙滩上烤地瓜。小时候因为调皮把阿婆家种的蒜苗给拔了,然后被发现之后绕了很远的路回家,一路上忐忑不安,最后阿婆还是到家里告状,被臭骂了一顿。


夏天常常吃着冰棍玩着小霸王游戏机。一到暑假,电视台总会反复播放西游记和还珠格格,经久不衰。也依旧记得以前电视播放的粉红女郎,男人婆,万人迷,还有演龅牙妹的刘若英......


常常会听到家门口有人在叫唤着:修理煤气灶,锅啊A,电崩A,列追器。顽皮的小孩总喜欢恶作剧,大声的回应他然后躲起来偷笑,也喜欢去模仿他的叫唤声。


儿时每逢暑假部队便会驻扎在岛上,常常能够在村头巷尾看到很多阿兵哥,他们时常会来借用地方冲澡,然后为了表示感谢扛着大米往村民家里送,也会送给小孩泳镜和风油精,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村民偶尔也会请他们吃海鲜,那时候在海边经常会有阿兵哥拉着你合影。爱玩的小孩常常会在军营开放的时候看他们,炊事营里时常散发着浓浓的饭香。




/


闽南民间信仰浓厚,从小我们便是在诸多神明的庇佑下长大。也许是出于相命所嘱,或是出于父母内心的愿望,小时候我便成了神明的契子,观世音菩萨成了我的干妈。闽南的习俗中,家人为了祈求小孩能够平安顺利的长大成才,常常会让刚出生的小孩与神佛拜契,所以我便常常会说自己是神明的孩子。


孩时更多的记忆是跟着长辈到处烧香拜拜,每到一处庙宇,母亲便会告诉年幼的我,这是哪位神明会保佑你什么,你要在心里祈求神明保佑你敖读书,探大钱,起大厝,娶水某。


闽南人家的小孩可能还未学会说话或学会走路之前便已经学会敬拜神明了,当你走进一户闽南寻常人家时,你可能会惊讶于他们家里供奉着佛道儒三个教派的神明。民间的这些文化信仰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与其说是信仰,倒不如说是生活的仪式感。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而是对于世间万物所抱有的崇敬之心。


长辈们对于神明的诞辰,对于各种年节习俗总能谙熟于心,他们用农历记日,彼时的我常常感到非常好奇并且很喜欢各种神明诞辰以及年节习俗的到来,那时的喜欢无非是因为可以吃到一大堆好吃的。在所有能够想起的民俗活动中,“烧塔仔”让我觉得更富有童趣一点。每逢中秋我们便会在下午捡拾砖头和木柴,将砖头叠成塔状起塔子,然后到了晚上在里面烧火,常常喜欢丢几个地瓜进去烤。


如今的我很想回到细汉时的样子,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辗转反侧的夜晚,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只是更多的仪式感和平凡的日常。


文字写到了这里,不知道该如何结尾。

很多回忆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唤醒,也常常充斥在梦里,然后与过去的那个自己久别重逢。


总觉得应该把这些过往的人世写下来,即使文辞粗浅又何妨。




- END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夏县韦唯音乐社